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东江纵队史 >> 重大行动 >> 浏览详细内容
二、向北挺进,创建东江、北江间抗日根据地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8-28 浏览次数: 2618 次 来源:《东江纵队志》
    四、北江东岸抗日根据地的开拓


 

1945120日,日军攻占韶关,打通粤汉铁路南段,粤北广大国土沦入敌手。国民党军第七战区余汉谋部退向赣南。2月,东江纵队为了贯彻执行北进方针,决定北江支队和西北支队向北江挺进。北江支队在粤汉铁路以东开拓抗日根据地,然后沿铁路向北推进,发展粤赣边的抗日游击战争。西北支队在粤汉铁路以西的英(德)清(远)边建立立足点,然后计划沿小北江向西北推进,发展粤桂湘边抗日游击战争。在东江纵队挺进北江前,中共北江特委以莫雄为司令、黄桐华(中共党员)为副司令员的第七战区挺进第二纵队(简称“挺二”)的名义,在英东成立第四大队,在英清边成立西北抗日同盟军。同时,在曲江南部地区、新丰县等地亦建立了抗日武装。

北江支队进抵英德后,中共广东省临委委员梁广在鱼湾乡坝子召开军地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北江支队支队长邬强、政治委员李东明等,中共路东工委书记谢永宽,英东工委书记林名勋,始兴县工委书记吴振乾,翁源县工委书记涂锡鹏,佛冈县工委书记林西平,潖江工委书记陈枫等参加了会议。梁广在会上传达了省临委关于建立北江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会议分析和研究了北江东岸的形势,决定部队的行动方针、政策以及地方配合部队等一系列问题。

3月下旬,北江支队为了打开局面,派出主力大队在粤汉铁路的望埠、沙口、大坑口一线展开破袭战,歼灭望埠伪区公所和联防队,炸毁沙口至大坑口日军修复的铁路和设施,瘫痪日军铁路运输。次日,北江支队打退进行报复性“扫荡”的日军300多人,毙伤其30多人,并乘胜袭击沙口日军工兵,毙伤其10多人。初战的胜利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为创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北江支队在打击日军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部队,4月初,在鱼湾乡坝子等地,由当地老农军和爱国青年农民及地方党组建了“英佛边大队 ”,活动在英德的东南部和佛冈的北部;4月中旬以中共地方党组织掌握的“挺二”第四大队为基础,成立“英翁边大队”,活动在桥头、青塘等地;4月下旬,以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曲江联乡抗日自卫委员会”的武装组成“曲南大队”,活动在马坝、乌石、沙溪等地;5月上旬,将沙口地区地方势力武装改编为“沙口大队”,活动在沙口至大坑口一带。至此,北江支队共有5个地方大队的兵力,成为开拓北江东岸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力量。

  

    北江支队在此间做了大量工作:

    一、粉碎顽军进攻。4月中旬,英德国民兵团副团长胡杰夫,在桥头召开会议,策划反共武装向北江支队进攻。北江支队与中共地方党员掌握的武装人员里应外合,将胡杰夫等50多人全部活捉,缴获长短枪30多支。为了在北江地区开展统战工作,胡杰夫等经过教育,并在桥头群众大会上认罪后释放。430日,国民党“英、佛、新游击指挥所”指挥官曾肇基,率领第一五三师1个团和地方武装共1000多人,直扑北江支队部驻地鱼湾圩。北江支队以部分兵力在正面阻击、消耗敌人、诱敌深入;主力迂回顽军侧后,突袭三江、烟岭、遥田、白沙等顽军据点,进迫潭头顽军前方指挥所,并向进至渔湾的顽军翼侧展开猛烈攻击。顽军遭到前后夹击,只得溃逃。北江支队奋战两昼夜,共俘顽军副指挥廖毓清以下近百人,毙伤50多人,缴获各种枪120多支。

    二、粉碎日军“扫荡”。59日,驻英德县城日军400多人,企图经金山径进入英德东部腹地“扫荡”。北江支队主力在金山径阻击日军,激战整日,毙伤其30多人,日军前进不得。518日,驻马坝日军300多人,向曲江县沙溪“扫荡”,在马坝与沙溪之间遭到北江支队曲南大队伏击,毙伤其10多人,日军“扫荡”再次被粉碎。

    三、打开北进通道。北江支队在进抵英东地区的独立第一大队配合下,于6月底开始执行沿粤汉铁路东侧向北发展的方针。630日、78日、710日,分别在翁源北部地区的狮子岭、黄塘楼、新江等地,共歼灭顽军330多人,缴获各种枪260多支,清除了由英东向始兴北进道上的顽军据点。

    北江支队进入北江地区半年多时间,部队发展到1500多人,活动地区由英东扩展到佛冈、新丰、曲江、翁源部分地区。地方党组织在民运队配合下,深入发动群众,在普遍建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在北江东岸成立14个乡的抗日民主乡政府(其中英德县8个曲江县3个,翁源县、新丰县、佛冈县各1个)。712日,经过民主协商,成立了县一级抗日民主政权——北江东岸抗日动员委员会。此时,北江东岸抗日根据地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

 

    五、清()()边和始兴抗日游击基地的开辟

 

清英边抗日游击基地的开辟,19451月,西北支队西渡北江,中共广东省临委委员梁广在清远县黎洞召开部队和中共北江特委领导人的会议。西北支队支队长蔡国梁、政治委员邓楚白、副政治委员陈志强和中共北江特委书记黄松坚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和研究了北江西岸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部队的行动部署。决定以清远县大罗山的文洞为中心,开辟清(远)英(德)边抗日游击基地。然后计划向乳源、阳山、连县方向发展,开展粤桂湘边的抗日游击战争。同时决定,将北江特委领导的由“挺二”改编的西北抗日同盟军,编为西北支队第三大队。

3月初,西北支队进驻文洞后,向日伪顽军展开了攻势。首先扫清文洞附近的敌人,攻占了横石圩、高田圩、石古墩、迳口等地,共歼顽军别动队2个中队,直逼清远城。然后挥师北上,攻占鱼咀圩、鱼坝圩、樟木坑、珠坑等地,再歼顽军别动队2个中队,直逼顽军重要据点龙颈镇。从而控制了北江连江口至潖江口段的日军水上运输线,使日军的运输船队直接暴露在我军火力袭击之下。3月中旬,西北支队渡过北江河并于北江西岸南坑伏击日军船队,毙伤船上日军数十人。至7月止,西北支队在北江河上共击沉、击伤日军船只数十艘,俘日军士兵6人,毙伤日军100多人,使日军在北江五六十公里河段的水上运输陷入瘫痪状态。

西北支队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战斗和深入的群众工作,控制200多个村镇,建立了基层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自卫队等群众组织,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个独立大队,开辟了以文洞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

    始兴抗日游击基地的开辟。东江纵队主力部队向北挺进的同时。中共始兴县委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从19452月日军入侵始兴县起,先后在县城东南和沈所、高基岭、周所、澄江、外营村等地阻击或伏击日军,歼其小分队,并在浈江多次袭击日军船只。513日,“始兴县人民抗日自卫队风度大队”宣告成立,共500多人。629日,在清化地区桃村坝全歼反动武装“国民兵团”2个中队,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长短枪200多支,部队发展到800多人,在上、下北山开辟了抗日游击基地。19457月下旬,部队遭到顽军一六O师围攻,损失很大,1个中队退北山,大队部和1个中队退守大瑶山。11月,李东明率独立第一大队和北江支队的1个中队南下澄江,领导风度大队展开浈江以南地区的游击战。

上一页 [1[2]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东江纵队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