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英烈事迹 >> 1942年 >> 浏览详细内容
张仁槐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838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张仁槐(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北西力村。17 岁考入太原成成中学。1932 年,到北平入河北省第十七中学,不久,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进步刊物,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活动。1932 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担任中共北平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后调区委,负责“民先北平地方部队”的领导工作。1936 年8 月,受党的委派,带领流亡学生到太原直接参加抗战活动。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被派任中国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太原失守后,转到汾阳坚持抗日斗争。后到苛岚县举办军政干部训练队,先后培训了七百余名学员,为抗日战场输送了一批武装干部。

    1938 年, 张仁槐调任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经常深入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干部战士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他性格开朗直爽,待人热情,敢于做自我批评,能够团结各种类型的同志一道工作,深受大家的欢迎,尤其赢得了大学生和红小鬼们的信任与尊敬。张仁槐在政治部里,是一个能团结干部、教育知识分子的好领导。同时,在他领导和主办的《前线报》上,经常撰写文章,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他还组建了综合性文艺团体火线剧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部队经常保持团结、活泼、饱满的革命情绪。在他指导下还举办了四期摄影培训班,为军区培养了一批随军记者。

    1942 年5 月,日本侵略军华北方面军在伪军的配合下,约五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复合击”等手段,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在反“扫荡”斗争中,张仁槐带领工作团随军转战。23 日,部队行至深县以南地区,突遭日伪军包围,他带领部队奋勇冲杀,终因寡不敌众,突围未果,不幸牺牲。时年30 岁。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抗战英烈事迹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