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英烈事迹 >> 1940年 >> 浏览详细内容
马玉仁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905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马玉仁(1875—1940),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追晋少将军衔,后追赠中将军衔。原名日仁,字伯良。1875 年11 月30 日出生于今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陆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因家境贫寒,无钱读书,但练就了一番好武功。13 岁丧父以后, 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 开始从事贩运私盐的生涯。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随清朝巡防统领徐宝山投诚革命军,因攻打浦口有功,提升为第二军四十七团团长,后又升任扬州混成旅旅长。1912 年,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仍追随徐宝山投靠袁世凯,任陆军第二师师长,兼淮扬镇守使。1923 年,曹锟任总统,被委任为衡威将军。1925 年,段祺瑞执政,被任为淮扬护军使兼第三师师长。在第三次直奉战争中,被授为联军第七军军长。1926 年,为直鲁军联军第十二军军长,领上将衔。1930 年春,中原大战中,被冯玉祥任命为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兼二十七军军长。不久,在战斗中负伤,被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捕获,经张学良从中斡旋,被遣返回乡。马玉仁感到军政界难于立足,转而从事农业。在县境新坍、长荡、兴桥等地购买田地近千顷,兴工疏浚黄沙港81 里,推行条田化,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马玉仁耳闻目睹了日军的种种暴行,热血沸腾,时年已是62 岁的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为男儿立志时,吾老矣,吾尤将吾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有人劝他不要冒这个险,他说,“山河破碎人心碎,日月不圆我火燃”,开始集训佃户中的青壮年,为抗日做准备。几经请缨,几经力争,终于被南京政府任命为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

    马玉仁自筹资金购买武器弹药,招募旧部及爱国青年千余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起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力量。他亲率部队转战于盐城和阜城之间,每次战斗,必是身先士卒,勇猛冲杀。由于战斗力量单薄,武器装备简陋,军饷匮乏,马将军倾家荡产,苦苦地坚持抗战。日军见马玉仁处境艰难,结合了他复杂的经历,便以高官厚禄来引诱他投降, 遭到马将军的严词拒绝。他的参谋长也劝他不如保存实力,降日算了。他大为愤怒,下令将他溺毙,并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 不久,他还枪决了为非作歹的侄子马益华,从而,整肃了军纪,伸张了正义,鼓舞了士气。

    日军见劝降不成,便对马玉仁部的驻地进行疯狂的扫荡。马将军率领孤军与日军作战十多次,其中比较激烈的有合德镇西北和耦耕以北的伏击战、中心桥南的阻击战、通洋港的遭遇战、夜袭陈洋日军据点等六次,共毙伤日伪军八十多人,击毁日军汽艇一艘。马部采取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术,端碉堡,打埋伏,陆上水上神出鬼没,打得日寇措手不及。

    1940 年1 月3 日,日军出动一百多人马突然袭击马部驻地永乐港。马玉仁率部在新吴乡合尖(今陈洋镇新条村)迎敌。他在地形等诸多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镇定指挥作战,身先士卒,手持冲锋枪,冲向敌人的阵地。激战中,不幸小腿受伤,腹部中弹,终因失血过多,英勇献身,实现了马将军生前“要找这个好死场”的愿望。马玉仁牺牲后,余部由副司令计雨亭率领继续抗敌,不久,加入了新四军。

    上海《申报》报道了马玉仁为国殉难的消息,国民政府明令褒扬他的抗日功勋,并于1940 年3 月,追晋少将军衔,6 月,追赠中将军衔。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抗战英烈事迹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