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英烈事迹 >> 1938年 >> 浏览详细内容
关化新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658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lass=text>

      关化新(1906—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师长。

      山海关人。知识分子出身。

      1934年9月,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在司令赵尚志的领导下取得了五常堡战斗的胜利,使哈尔滨东南部的珠河根据地得以巩固,抗日队伍也得到了扩大。哈东支队通过整编,关化新任司令部秘书处副官处长。1935年1月,哈东支队吸收地方青年反日义勇军,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主要活动在珠河铁道北部分地区及宾县、阿城一带。

      为了不断扩大根据地,三军一方面要发动各界群众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另一方面还要与敌伪作战,与顽固的豪绅作斗争。1935年8月29日原本是宾县三岔河村田姓大地主向三军纳捐的最后期限,但田家毫无动静。关化新率部到田家,他散开队伍,只身向田家的土围子走去。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正中他的胸部,万幸的是他上衣口袋里的瑞士怀表保住了他的性命。关化新沉着地继续朝土围子走去,在四五个家丁的紧挟下走进屋内,他一字一句地对全屋的人述说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讲了中国人要有不当亡国奴的骨气和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道理,又介绍了抗日战士在缺少弹药的艰苦环境中顽强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情况。他声情并茂地讲话打动了屋里的每一个人,田掌柜万分惭愧,当即表示一定将枪支弹药秘密送往师部。关化新正是以他对抗日的坚定信念和过人的胆识,征服了一个个顽绅,为壮大抗日队伍、巩固根据地忘我地战斗着。

      1935年冬,日伪军向珠河铁道北根据地突然发动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进攻,在这一带活动的三军二团虽经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遭受重大损失:团长王惠同和政委赵一曼相继负伤被俘,全团冲出重围的只有十余人。关化新危难受命任二团团长,他率余部撤到道南,经过几个月的整顿补充,

      1936年春,二团重返道北,继续在珠河、宾县一带坚持斗争,并多次给“讨伐”队以重创。1936年夏,关化新率部在方正一带开展游击活动,驻扎在宾县虎头山附近的李家屯。日军获悉后包围了二团驻地,关化新立即指挥二团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此时,两架日机也在上空不停地向我军扫射,战斗从清晨打到中午,正当双方激战中,二团的枪声稀疏下来,然后突然停止。敌军以为我军弹尽,迅速冲到炮台下,想挖洞进到院内。然而,二团组成的手枪队10名突击队员猛地跃上墙头,打死机枪手和挖洞的敌人,快速地夺过重机枪和弹药箱,调转枪口向敌人猛烈射击。其他指战员迅速冲出大院,朝侵略者冲杀过去,除五六名日军逃脱外,其余五十余人全部被歼灭。此外,二团还缴获重机枪两挺,步枪32支,手枪7支,弹药两箱。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打击了这一带日军的嚣张气焰,还声援了兄弟部队活动的开展。虎头山战斗后,第二团扩编成第二师,关化新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关化新任第二师师长。部队在延寿、宾县一带活动。由于抗联三军在北满地区的英勇战斗,游击区域不断发展扩大,引起日伪军的极大恐慌,1936年秋,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以宾县等五个县为中心的“讨伐”计划。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三军与兄弟军联合行动,为开辟新的游击区,开始远征。二师渡过松花江,继续进行异常艰苦的斗争。

      1938年初,日伪军集中兵力向松花江下游两岸的游击区进行疯狂的“讨伐”。在依兰、方正、延寿地区活动的二师由于缺乏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条件越发艰苦,不得不退守到人烟稀少的牡丹江西岸。这时,曾与第二师配合活动的“大山队”投敌,而九军一部动摇,二师又退至松花江北岸的通河一带。同年5月,第二师师长关化新率部分队伍去省委汇报工作,途中被敌人包围。作战中关化新不幸负伤,英勇牺牲,时年32岁。

      关化新出身知识分子,但与战士、老乡亲如兄弟;他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在哈东地区的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却让敌人胆寒;为了抗日救国,他背井离乡,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北满的黑土白山间。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抗战英烈事迹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