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英烈事迹 >> 1938年 >> 浏览详细内容
雷忠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759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lass=text>


      雷忠(1901—1938),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第一支队少将司令官、皖北军事联络员兼游击副总指挥。

      又名中心,字霆钧。湖南省嘉禾县普满乡茶坞村人。自幼聪颖好学,曾就读长沙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读书。1926年秋,雷忠眼见国运日衰,内忧外患加剧,痛感北洋军阀的腐败无能,当他得知国民政府出兵北伐的消息后,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投笔从戎,于同年冬,考入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192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十六师,历任排、连、营、团长等职。他带兵有方,对部队训练做出很大贡献,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投入28万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大举进犯上海。中国全部陆军的1/3,近70个师都在这一线与日军作战。中国当局决定组建游击部队干扰日军补给运输,袭击敌人仓库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雷忠临危受命,任军委会游击第一支队少将司令官,率军在上海浦东一带进行游击活动,以策应友军对日作战。雷忠能征善战,常常出奇制胜。征战之余还不忘鼓动百姓:“吾人为不欲长期作亡国奴,过牛马生活,就必须抗敌御侮,希与日军采取不合作主义,随时搜集敌伪情报,提供国军参考。”在百姓的支援下,雷忠所部屡次挫败敌军。不久,战局恶化,我军从上海撤退。雷忠的游击第一支队伤亡过大,加之粮食弹药奇缺,只得突围并转移到皖北一带活动。

      1938年4月,雷忠调任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率部继续在皖北一带与日军作战,多次重创敌军。10月,雷忠率部与日军在安徽霍邱激战,他亲临第一线指挥,在15日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抗战英烈事迹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