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华南敌后的东江纵队
尹林平
1943年12 月2 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批准,一支在华南敌后、誓死与日本侵略军鏖战到底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战火纷飞中宣告正式成立了。广东人民又增加了一支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加强了广东人民抗战的力量,增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为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广东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大革命以来,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持续不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广东有两个地区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一个是冯白驹同志等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海南岛坚持斗争,后来叫做琼崖纵队;另一个是东江地区,先是彭湃同志和东江特委领导海陆丰三次起义,后来是古大存同志等在八乡山、大南山创建红十一军,最后秘密地转移到大埔山区,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开始。东江纵队继承广东人民的革命传统,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地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一万多兵力,在华南战场上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劲旅。
东江纵队是党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它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广东省委的决定建立起来的,它的成长有一个艰苦奋斗、曲折发展的过程。在十年内战期间,广东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曾经一度停止活动,到1936年才逐渐恢复党组织。东莞和惠阳是我省较早重新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东江纵队的前身是东莞、惠阳、宝安、增城等党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建立的群众武装组织。
党中央为了加强以广东为主的南方党组织的领导,1937年秋派张文彬同志来广东,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文彬同志提出,党内要注重军事,党员要学习抗日游击战争的理论,党组织要用各种办法掌握武装,并亲自向党中央要求派军事干部来广东工作。
与此同时,党中央又先后派张云逸、廖承志、云广英等同志到广东建立八路军驻香港和广州办事处,扩大八路军、新四军的影响,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广大群众和华侨、港澳同胞支援祖国抗战,促进广东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发展、随着广东党组织的恢复和日益壮大,抗日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扩大,党中央于1938年4月指示撤销“南委”,成立广东省委,由张文彬同志任书记,在省委领导下成立军事委员会,由我任军委书记。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各地党组织必须把建立人民抗日武装作为当前一项中心任务,号召全体党员和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六七月间,经省委报中央军委叶剑英同志批示同意,省军委决定在罗浮山和桂山建立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8月,省军委在广州召开东莞、增城、番禺、从化、花县等广州外围县党的军事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建立和掌握民众抗日武装问题。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1938年10月建立了东莞县壮丁常备队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王作尧同志担任东莞中心县委常委、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惠阳、宝安、增城等县也相继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此同时,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廖承志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省委的决定,在香港多次召集中共香港市委、海员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共东南特委负责人开会,研究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动员华侨、港澳同胞支援祖国抗战问题,会议决定由曾生等同志带一批党员到惠阳坪山,建立惠宝工委,组织人民抗日武装。还先后组织好几批华侨、港澳青年回乡救亡工作团,到东江一带工作。不久,建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曾生任总队长,建立“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由王作尧任大队长。经过积极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国民党同意颁发了名义,曾生部和王作尧部两支游击队分别改称“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和“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但保持党组织的独立性和作战行动、干部任免的完全独立自主。
蒋介石国民党的抗日是被迫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一有机可乘,便会显露出真面目。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为着配合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先是威迫利诱,后又以“集训”为名,企图聚歼曾、王两部,未能得逞;进而调动大批军队进行围攻,我抗日游击队曾、王两部因寡不敌众,加上领导干部缺乏经验,错误地估计形势,作出了东移海陆丰的决定。部队在东移中,遭遇到严重挫折,从700多人减至100多人,陷入国民党军队围困之中,处境十分困难。1940年5月8日,党中央书记处给广东省委发来电报,为曾、王两部指明了斗争方向,要部队返回惠、东、宝抗日前线,使部队转危为安,曾、王两部遵照党中央的“五·八”指示,胜利地返回了惠东宝地区。这时候,我由省委决定负责领导这两支队伍,从东江特委到了宝安县的布吉上下坪村主持召开干部会议,总结我军东移海陆丰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五·八”指示,确定要坚持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且决定把原来的“新编大队”和“直辖第二大队”的国民党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从此以后,我军在组织上完全摆脱了国民党的关系,以人民军队的面目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曾、王两部分别挺进东莞的大岭山区和宝安的阳台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在1940年9月上下坪会议以后的一年里,部队从100多人发展到1500多人,此外还有武装民兵1000多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42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指示,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部队整编为一个主力大队和四个地方大队,为坚持艰苦斗争和准备反攻创造条件。
随着全国抗日战场的节节胜利,华南战场也逐步出现对我有利的形势。经过几年来的浴血战斗,我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不仅控制了广九铁路地区,而且成为华南战场的中流砥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党中央指示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1943年12 月2日,东江纵队发表成立宣言和领导人就职通电,公开宣布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周恩来同志指出:“东江纵队为中外共知的中共游击队,发表宣言毫无问题,应该强调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才能在敌后存在和发展。”从此,部队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党在华南地区领导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支主要武装力量。
1945年7月,遵照党中央的决定,把1942年因粤北省委被国民党破坏而由党中央指定在东江纵队成立的临时省委,后改为区党委,实行领导一元化,领导广东全省党政军工作,“并暂时兼管闽粤赣党的工作”。在同年7月间成立广东区党委的会议上,深入讨论贯彻党的七大决议,建立统一的广东党的领导机构。讨论贯彻党中央关于为了发展华南抗日力量,建立五岭根据地,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的指示,派出部队由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组成粤北指挥部率领挺进粤赣湘边区,迎接王震、王首道同志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部队。后因日本投降,王震部队奉命北返。接着,东江纵队同国民党顽固派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发动内战的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东江纵队是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坚决地执行党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它在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东江纵队在紧要关头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原因是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东江纵队能够胜利发展、完成党提出的任务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