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东江纵队史 >> 综述 >> 浏览详细内容
《东江纵队史》序言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8-28 浏览次数: 1144 次 来源: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江纵队史》序言

廖承志

《东江纵队史》记录了东江纵队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东江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看了之后,它把我带到了40年前华南抗战的烽火岁月。

1937年底,受党中央的委派,我回到广东,负责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并参加中央广东省委工作。翌年10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的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21日,日军侵占广州,华南沿海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广大群众对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丧失信心。领导人民抗战的重任落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广东东江是我党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东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日军登陆后向内地推进,国民党守军狼狈溃逃的时候,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的人民,在我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纷纷拿起武器,奋起向抗击敌人。

1013日,党中央指示,要在东江日占区后方开拓游击区。我即召集中共香港市委和海委的负责人曾生、吴有恒等同志研究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问题。10月下旬,曾生等回到惠阳县的坪山建立中共惠、宝工委,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在此之前,王作尧、阮海天、黄木芬等也在东莞、增城和宝安,先后建立我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这些部队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敌人,接连收复失地,威震南粤,名扬海外。不仅得到广大群众和积极支持拥护,而且得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赞扬和信赖。广大华侨、港澳同胞不仅给予精神上、财力物力上的支持,而且把儿女送到部队,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对这支初建的人民抗日武装很重视和关怀,从延安等地抽调红军骨干,加强这支部队的领导。在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下,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40年春,周恩来同志在重庆召开南方局会议,批驳了在敌后方搞游击区会“影响统一战线”的谬论,肯定了广东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和做法。

194012月下旬,日军占领香港不久,我们接到党中央周恩来同志的电示:许多重要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被困留香港。他们是我国文化界的精华,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抢救出来。我和广东省委、香港党组织及部队的负责人进行了研究部署。经过3个月紧张的工作,克服许多艰难险阻,从日军的严密封锁下,抢救离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胡绳、夏衍、戈宝权等七、八百人,并护送他们安全到达大后方。同时抢救出来的还有余谋夫人,国民党官员陈汝棠等,以及英、美、荷、比、印等国际友近100人,胜利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任务。在国内外获得好评,得到党中央的表扬。

部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4312月,将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并向全国发出通电。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艰苦曲折的斗争中,东江纵队在党中央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1万余人的部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在日、伪、顽夹击的情况下,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方针,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英勇打击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反攻作战。在东东和北江广大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6万余平方里,人口450万以上,成为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对抗日战争、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为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对东江纵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军事围攻。19463月,党中央派我以军调部重庆三人小组中共代表身份到广东,同军调部第八小组中共代表方方,华南中共武装人员代表尹林平、曾生同志一起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谈判斗争,达成了东江纵队北撤的具体协议。

19466月底,根据协议,东江纵队主国北撤山东,以后扩大成为两广纵队,参加了华场的鲁南、莱芜、豫东、济南、准海等重要战役。留下的部队继续在原地坚持武装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为粤赣湘边纵队。

19499月,两广纵队同粤赣湘边纵队担负解放广州战役一翼的任务,并为解放广东全境作出贡献。

在东江纵队成立四十周年的时候,出版《东江纵队史》是建设社会主精神文明的一个实际行动。它使我们老同志重温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艰苦斗争的历史,激励我们继续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教育青年一代,认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励他们沿着前辈开创的道路,努力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东江纵队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