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人物 >> 浏览详细内容
刘少奇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821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刘少奇(1898~1969)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原名绍选,字渭璜,曾化名胡服。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19年在北京、保定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对华北作了以游击战争为中心任务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义勇军、自卫军等人民武装;号召城市的共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脱下长衫,拿起武器,到农村中去开展游击战争。8月起,指导薄一波等通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创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0~11月间,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和《独立自主地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等著作,论述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战略上的重大作用,指出:游击战争将成为华北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斗争形式,要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必须建立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这些根据地建立强有力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他的指导下,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3月回到延安。4月,同毛泽东、张闻天联名发出关于开展平原地区游击战争的指示,要求八路军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发展游击战争,并要求晋察冀军区分出一部兵力向冀热边发展,支援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巩固与扩大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领导作出发展中原地区敌后抗战的部署。1939年11月进入华中敌后,到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讨论华中的发展方向、根据地建设的方针任务以及统一战线中的策略等问题,决定执行向西防御、 向东发展、 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1940年春,与江北指挥部领导人一起,指挥新四军第 4、第5支队主力,在皖东挫败日伪军的夏季"扫荡",并取得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胜利,开辟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新四军和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成立,刘少奇任政治委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中央军委华中分会书记。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重建军部,领导整编部队,恢复和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同年春夏,同陈毅等指挥领导新四军挫败了日伪军对苏中、苏北根据地的"扫荡"。同时运用"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在华中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发展抗日游击战争。5~6月间,领导总结新四军成立以来的建军工作,提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强调人民军队要绝对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政策和命令;要有高度的军事素质和坚强的战斗力;要严肃军事纪律、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要有统一的编制、供给和制度;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团结战斗的作风。1942年春,在从苏北返回延安途中,受中共中央委托,检查指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作,帮助总结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明确斗争的方针任务,建立统一的领导核心,对该根据地实现工作的胜利转折起了推动作用。年底回到延安。从1943年 3月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继续指导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