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专题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专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抗战历史 >> 抗战英烈事迹 >> 1944年 >> 浏览详细内容
马晓云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15-09-22 浏览次数: 1218 次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马晓云(1906—1944),八路军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

    原名马方杲,1906 年9 月4 日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兼手工业者家庭。资质聪慧,性情豪放,习过武术,高等小学毕业。1924 年,加入东北军,屡建战功。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离开部队回到家乡,为抗日奔走。他除了发动乡亲声援东北人民抗日外,还筹集枪支,在乡里组织联庄会,一方面看村护院,另一方面准备在形势有变时,报国抗日。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马晓云在家乡策划、组织抗日队伍。同年年底,获悉共产党举行了“黑铁山起义”,便把筹集到的三支手枪和几百银元全部献给起义部队。1938年1 月,在家乡被日军逮捕,后经保释出狱。4 月,他组织一支五百余人的队伍投奔起义军,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七支队,任支队长。7 月,七支队与二支队合编为七团,任团长。马晓云率部在胶济铁路沿线打伏击、摸碉堡、抢敌人的物资、惩罚汉奸。队伍一天天发展壮大,战斗力不断增强。

    1939 年夏,马晓云奉命率领部队插入敌后,开展对敌斗争。在此期间,他亲自带领战士拔掉敌人的据点、炸毁日军的火药库、破坏铁路使日军的军用列车出轨等行动,牵制了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7 月22 日,其兄马耀南牺牲,更激起他报国复仇的决心。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 年初,被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 年初夏,学习期满后,马晓云回到山东,被分配到清西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在此期间,日寇疯狂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抗日根据地反复进行“铁壁合围”,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马晓云率队与日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处决叛徒、击毙汉奸、消灭匪特,狠狠地灭了日伪特的嚣张气焰,开创了清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1944 年,敌后战场向日伪军普遍发起了局部反攻。根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指示, 原清西军分区改为渤海军区第六分区, 马晓云任副司令员兼清西公署专员。8 月10 日,在拔除青城县(今高青县)王家庄据点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 岁。

    新中国成立后,烈士的墓地与其兄马耀南、其弟马天民一起静卧在淄博烈士陵园内的苍松翠柏之下。

分享到:
文章关键词: 抗战英烈事迹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2454号 Cript 2011-2013 地址: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厚大公路旁)
电话:0769-85651155 传真:0769-85655236 http://www.dongzong.gd.cn http://www.dongzong.net.cn E-mail:gddjzdjng@163.com 技术支持: 骏友网络